立即諮詢
Facebook
line
instagram
youtube
關閉
立即諮詢
電話諮詢為周一到週五 10:00~20:00
週六可預約門診及手術
週日公休

牙齦增生修形

牙齦增生修形 │ 改善牙周健康,降低感染風險

貓狗牙齦增生容易導致發炎、紅腫與牙周病

牙齦增生(gingival hyperplasia, gingival owergrowth)是指牙齦組織異常增生,導致牙齦過度增厚或覆蓋牙齒的狀況,主要原因是牙齦細胞數量的增加,而非細胞大小或結構的變化。一般來說,這些細胞仍然保持正常,但如果增生嚴重或長期持續,可能會導致發炎、紅腫及牙周病。

那些貓狗容易發生牙齦增生?

大多數牙齦增生的根本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但獸醫普遍認為遺傳因素可能是主要影響之一。某些狗貓在面對牙周發炎與細菌感染時,牙齦會過度增生,而非如一般動物一樣出現牙齦萎縮。

另外,否些品種的狗狗,例如拳師犬(boxer)、鬥牛犬(bulldog)及可卡犬(cocker spaniel)等也被認為是容易發生牙齦增生的犬種,而貓咪則較少有特定品種容易發生牙齦增生的狀況。

此外,某些藥物也可能引發牙齦增生,例如Cyclosporine、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以及Phenytoin類藥物等。

牙齦增生的治療方法與術後照護

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牙齦切除術(gingivectomy)與牙齦修型術(gingivoplasty),即手術切除過度增生的牙齦組織,並修整成適當的形狀及厚度,在手術的同時,也會進行全口洗牙及牙根整平術,消除因增生而形成的深層牙周囊袋(periodontal pockets)或假性囊袋(pseudo periodontal pockets),避免食物殘渣及細菌累積,進而減少牙菌斑,降低感染與發炎的風險,減少不適感。

貓狗在牙齦增生治療後,飼主該怎麼照護?

完成療程後,飼主在家中必須要確實幫狗貓每天刷牙,並且定期洗牙,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減少復發的機率。

即便完成手術治療,在某些狗貓仍可能會再次發生牙齦增生,這種狀況通常發生於遺傳基因或特定品種造成的牙齦增生對於遺傳性牙齦增生,可能需要多次手術。如果牙齦增生與藥物有關,停止使用該藥物可能有助於牙齦回復正常。

雖然大部分的牙齦增生為正常的牙齦細胞,但有時可能需要進一步演變成腫瘤,建議在手術切除後,使用組織病理學(histopathology)檢查來確認診斷,確認是否為口腔癌或其他類似疾病。